─── 王阳明
历史名人王阳明以文官带兵,屡建奇功,他集学问、事功、修养于一生。王阳明的生命重心可简化为“知行合一,事上用功”,其主旨不外乎诚意正心修身。
古人文官带兵实与今天企业管理人士本质相同。王阳明归纳应对生活及工作为喜怒哀乐四者,也属企管人之心声。
《吕氏春秋》中有云:“喜之,以验其守;怒之,以验其节;哀之,以验其人;乐之,以验其僻。”
人于高兴之时,容易乐极忘形。若能于兴高采烈之际仍能有所节制,可见其操守之功。
发怒之时,易失去理性平衡,情绪难以处理。倘能有所怒而不失节度,实属大人也。
悲哀消沉之际,如果仍能继续生活,继续工作,不为伤痛所击倒,实可见其人格之力量。不因受伤而自暴自弃,不因痛楚而愤世嫉俗,方可坦然生活。
乐者,意指取向,也包括其僻好所在。通过个人僻好,其为人可见大概。
喜怒哀乐皆感情的表达方式,感情心性之处理,反应其人之情怀、情操、灵魂。
记得有位哲人说过:生活行动的动力,实生之于感情多于知性,而智慧之洞悉及突破,亦多由心性而生,理性似只为辅助。
心性修养,有别于只讲求分析研究的纯科学。现代企管人若感性无出路,感情表达处理不当,即使是纯科学高手,亦会被拖垮,引致内心枯干。
面对变化万千的商业社会,企管人只要内心不乱,便能处变不惊,处忙不乱。
企管人的处变能力仍在乎内心世界之秩序,亦即心性之修养。
2001.4.28
Prev:说明力
Next:“知识管理”——二十一世纪企业致胜之道